胡其德(筆名胡爾泰、秋陽),1951年出生於臺灣臺南,是臺南一中第16屆傑出校友之一。他不僅是臺灣現代詩壇的重要詩人,更是深耕文化史與宗教史的學者,致力於將深厚的文化底蘊融入詩作,開創現代詩的新技法與意境,為詩壇樹立典範。

學術與詩藝雙修的典範

胡其德於1990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學位,專攻蒙古史與道教史。他曾任教於臺灣師範大學(1984–2006)及清雲科技大學(2006年至今),並曾四度赴法國研究,深入了解西方文化與學術方法。其學術著作涵蓋《元朝驛遞制度研究》、《蒙古族騰格里觀念的演變》、《太一與三一》等,對蒙古帝國初期的政教關係有深入探討。

在詩歌創作方面,胡其德出版了《翡冷翠的秋晨》、《香格里拉》、《白日集》等詩集,作品融合歷史、宗教與文化的元素,展現出深邃的詩意與創新的技法。他曾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教師組古典詩詞佳作,詩集《浮生雜詠》展現其對詩藝的精湛掌握與創新精神。

推動臺灣現代詩藝與文化交流

胡其德致力於推廣臺灣現代詩藝,積極參與國內外文化藝術交流活動。他曾與臺灣現代詩人協會合作,參與詩畫聯展、詩歌座談會等活動,促進詩歌與其他藝術形式的跨界合作,深化臺灣詩歌在國際間的影響力。

臺南一中的驕傲

胡其德校友以其深厚的學術造詣與卓越的詩藝,為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領域做出重要貢獻。他將文化史與宗教史的研究成果融入詩作,開創現代詩的新境界,為後進學子樹立典範。其成就不僅為臺南一中增添光彩,更為臺灣文壇注入豐沛的文化能量。

胡其德校友的成就,充分展現了臺南一中校友在藝文領域的卓越表現,值得我們引以為傲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